我经常坐公交车。
一方面是不喜欢开车,也懒得开车。
在我看来,手握方向盘、眼睛盯着四面八方的时候,无形中人已经和车子捆绑在了一起。这期间,驾驶之外的事情是无法进行了,甚至脑子里略微开个小差,都有发生驾驶事故的风险。每天驾驶多少时间,就意味着你有多少时间被这个车子所占用。
另一方面,作为一个老百姓来讲,坐公交肯定比约车、出租车更经济实惠。
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,那就是公交车所饱含的烟火气息更令我倍感亲切。
毫无疑问,乘坐公交车的人,都是劳苦大众、普通百姓。
生活在生活顶层的人,自有他们出行的排场和风光,满足了自己被别人仰视的荣耀。
而坐在公交车里的人,却是普通、平凡的平等。
在这个空间里,你无须炫耀什么、也无须掩饰什么。
公交车会沿着它的线路,不停地走下去。
不同的是每个乘车的人起点和终点,各不相同。
先来后到、到站下车。
人们的行为习惯,自然而然构成了它的运转规则。
这么多人能够在这么个狭小的空间短暂相会,转眼间大家又都消失在人海,只给彼此留下一个模糊的背影。
这样一个过程,更像是我们所有人人生的一个缩影。
尤其是需要坐很远的路,而又能在一个舒服的角落找到一个不被打扰的空间,我觉得那真的是一种惬意。
在这个空间里,你可以听音乐、可以看新闻。
中央电视台很多期的《百家讲坛》、还有不少纪录片,都是我利用乘坐公交车的时间看完的。
每次去到一个陌生的城市,我一定会完成两件事:
第一件事,是把这个城市最繁华、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徒步走完;
因为只有徒步,你才能真正感受到这个城市的节奏和活力,这种感觉是你乘车一闪而过无法体会到的。
第二件事,就是一定要体验一下这个城市的公共交通,无论是公交车,还是地铁、轻轨。
因为只有在公共交通里,你才能够真切体会到这座城市里生活最实在、最平凡的一面。
在这里,你会看到当地人眉飞色舞地用方言聊着生活的趣事、你会看到彬彬有礼的学生主动为耄耋老人让座、你会看到年轻的母亲满脸幸福地逗着年幼的孩子、你会听到年轻的情侣窃窃地聊着情话、你也会听到职场中人隔着电话吐槽着工作中的焦虑和烦躁。
不过,沉默者永远是大多数。
沉默的背后,要么是难以抑制的喜悦、亦或是若有所思的忧愁。就算眼神都无法将其流露出,那些淡淡的情绪还是会在整个车厢内弥漫。
汇聚成一股股看不见、摸不着、听不到,但是一定能够感触到的生活气息。
高峰时候的公交车,各种等待和焦虑汇聚在一起,让你看到了城市里紧张、忙碌的一面。
如果赶上了末班车,看似空荡荡的车厢内,又会被另一股情绪和氛围所填充。
深夜坐着末班车赶路的人,内心里一定装着不同的故事,这些故事背后有的充满了心酸,有的写满了沧桑,身心疲惫的背后还有可能是交织着奋斗改变命运的励志和坚持。
一句话,公交车里才是我们生活、经历的真实写照。